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简讯 
行走国门践初心 红课铸魂育师才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以边疆实践赋能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9日 
 202575日至6日,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思政教师和学院部分中层领导赴中缅边境打洛镇开展行走国门·红课铸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的边疆课堂,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三边三好”重要指示转化为育人实践,抓实抓牢边疆思政教师思想政治引领,强化边疆思政教师稳边、兴边、固边意识。“行走的思政课”打造具有边疆特色的教师实践育人品牌,为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注入边疆职院力量。

行走国门:在边疆热土淬炼育人初心

警示教育基地鸣警钟

在打洛镇曼厂村警示教育基地,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一段段深刻的忏悔,成为筑牢思想防线的“清醒剂”。通过典型事迹和案例,警示大家要算好人生“七笔帐”,以反面典型为戒,知敬畏、守底线、存戒惧,从而强化教师“边疆意识形态安全守护者”责任意识,筑牢思政课教师政治判断力根基。  

界碑下的国家主权课

界碑,是一个国家疆土的象征神圣不可侵犯!于220界碑前,教师小心翼翼的擦拭界碑上的灰尘,界碑上中国字样印出了那颗保卫祖国、守护边疆的红色“中国心”通过学习《中缅边界条约》界碑的意义,教师们在界碑旁庄严宣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将国家权益看的比自己的生命更中国重要将国土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融入教学基因。

巡边路上体悟担当

教师们跟随护边员边境线的巡边守边活动中,冒雨用脚步丈量了国境线,参与我为祖国守边5分钟活动,激发了党员同志学党史、砺初心、担使命的热情,增强守边戍边的担当意识。倾听着村支书讲述守边故事,体会什么是“国家、国门、国土、国民、国防”。开发《行走的边疆安全》情景教案,破解传统课堂“重理论轻实践”痛点。边境线不只是界碑。某种角度看,边境线就是扎根在此的边民在他们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边疆的故事中,教师们读懂了为什么这里的人会主动往边境线搬迁

红课铸魂:从历史烽火到乡村振兴 

瞻仰纪念碑激活历史记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中国远征军抗日作战遗址开展现场专题党课党课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历史背景讲起,详细阐述了194112月中国远征军第6军从打洛镇等地出发入缅参战,以及后续93师在打洛镇抗击日军入侵的英勇事迹。党员们认真聆听,深刻感受到远征军将士们为保卫祖国、支援盟军,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在看到中国远征军抗击日寇时修筑的壕堑、炮台、散兵坑等防御设施时,教师们能真正体会到中国远征军在面对强敌时的顽强精神和高超的战术素养及边疆各族群众共同抵御外辱不屈不挠的精神。

国门广场强化理想信念

 

爱国主义广场上,仰望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全体党员佩戴党徽,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字字千钧、句句赤诚,以铿锵有力的誓言表达坚定信念。“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全体教师高唱国歌,庄严的国歌声在爱国主义广场回荡,嘹亮的歌声在边境线上久久回荡,于有声处强化国家意识与使命担当。

民族村寨共绘团结图景

深入“极边第一村”龙利村和“中缅边境第一寨”勐景来村。龙利村以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为抓手,不断推动强边、兴边、固边、美边、稳边工作,龙利村旧貌换新颜的巨变,是边疆治理与兴边富民战略的生动写照;勐景来村的村寨小道上慢轮制陶、传统竹编、傣锦编织、古法酿酒这一项项历史悠久的傣族传统文化交织成和谐共生的民族风情画卷,则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鲜活教材。教师们在此触摸边疆发展的强劲脉搏,为讲好新时代边疆故事积累丰厚素材,形成新时代边疆治理》特色教学资源包。

边关送暖厚植鱼水深情

活动期间,教师们赴勐海县边境联防028所慰问戍边卫士,赠送生活物资对口帮扶村曼夕村,教师们走进老党员家,聆听守边三代人的故事,将慰问品粮油化为教育关怀,采集“永远跟党走的鲜活案例。  

实践赋能:构建边疆思政育人新范式

本次实践实现了三重突破,通过场域重构-资源转化-能力跃升将课堂延伸到国门界碑、红色遗址、振兴前沿,实现教师认知从“书本阐释”到“身心共鸣”的跃升。在巡边路、村寨院坝、遗址现场开展“移动备课会”,淬炼具有边疆特质的思政金课,建立“边境红色教育案例库”,将戍边故事、振兴案例、民族团结实践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鲜活教学案例。

要让教师先读懂边疆,才能讲活边疆故事此次活动将行走国门的活教材转化为红课铸魂的新引擎,是落实三边三好指示的生动实践。未来将持续深化教师砺能边关-红课反哺课堂-经验辐射南亚的育人闭环,打造扎根国门的思政教育西双版纳样板书写国门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答卷。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79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仑镇大学城     邮编:666100   联系电话:0691-8983006  0691-8983007   
滇ICP备2022005042号    
Copyright 2017-2024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访问量: